中国最漂亮的藏品(中国最贵的藏品)

本文目录一览:

  • 1、故宫有哪些珍贵的藏品?
  • 2、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收藏品吗?
  • 3、有哪些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必看的藏品?
  • 4、陈丽华的中国紫檀博物馆中有哪些著名的藏品?
  • 5、著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居然卖出了2.3亿真的是奇迹
  • 6、美国哪些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藏品,最吸引人?

故宫有哪些珍贵的藏品?

北京故宫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艺术宝库,拥有藏品180多万件,藏品类别有:书法绘画、陶瓷青铜、文房用品、珐琅雕塑等等,类别非常丰富。至于说到让人惊叹的藏品,这主要看是让谁惊叹。因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爱好不同、学识不同,所以喜欢看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但是对于美的认同是属于人类的本能,相信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就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比较喜欢文字、书法、青铜器、绘画一类。故宫宁寿宫珍宝馆可以说是一个让人连连惊叹的地方。珍宝馆的陈列里有明清时期的首饰、摆设,都十分精美,这且不说。重点是宁寿宫后殿的石鼓馆。这里摆放的是陈仓石鼓,铭刻秦大篆。石鼓的刻凿年代一直没有定论,韩愈《石鼓歌》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欧阳修的《石鼓跋尾》也认为属周宣王时史籀所作。罗振玉《石鼓文考释》认为是秦文公时的古物,郭沫若以为是秦襄公时遗物,唐兰考定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刻。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在《石鼓文秦刻石考》中认定石鼓刻于先秦时期,但具体年代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是秦景公时期的,也有认为是秦惠文王时期的。十面石鼓记述了“秦公”銮车出行,从人如流,登原游猎、献获祭祀的种种盛况,描绘了秦国的大好河山,“秦公”有感而发,述志作诗。从文字角度看,石鼓上的文字为秦大篆,比起李斯小篆虽不似其规整严谨,但格外透出早期文字的个性灵动之美。描摹、绘画的感觉更胜于理性。可以体会文字从蒙昧时期向理性时期转化的过程。从书法的角度来讲,书法的追求目标绝不应该是技巧。秦大篆是界于金文和小篆之间的文字,不讲求笔锋、笔意,但正因为如此格外表现出文字之美,朴拙的书体是书法的本质,气势超越了后世的精巧之作。陈仓石鼓自从唐代出土之后几经流离,几次失踪又几次出世,现在安居于故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收藏品吗?

皮雕画 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九龙图》 《城市印象》等等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十座不朽的丰碑,是华夏文明史上十部伟大的巨著,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意,是华夏文明的

永久标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 深厚的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珠宝的真正魅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皮雕画大全套,是以麂皮为画布,以刻刀为画笔,传统绫裱,手工精制皮箱。画面凹凸有致,颜色为麂皮遇高温产生

的自然渐变色,风格独特。其中《唐宫仕女图》收录了以唐代张宣,周坊等创作的五幅代表性唐代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

图》、《挥扇仕女图》、《捣练图》、《宫乐图》),相当于收录了14幅传世名画,中国十大名画大全套,等比例制作,共十卷。借此精美艺

术之作,请皮雕画版十大名画大全套登大雅之堂,入温馨之室,关开览胜,满屋增辉,不亦快哉!其收藏价值,不可低估。

详情请咨询 我的账号qq 李先生

[img]

有哪些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必看的藏品?

1.鸮尊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四羊方尊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3. 匽侯盂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4.大盂鼎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5.琱生簋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6.龙虎尊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7.铜冰鉴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8.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底部有铭文110字,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9.曾仲斿父壶为春秋时期的盛酒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为古代著名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0.司母戊鼎为商后期即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院。

陈丽华的中国紫檀博物馆中有哪些著名的藏品?

在北京有一个紫檀博物馆景区,他坐落于长安街向东,和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的北侧,这个景区只展览用紫檀做的物件。到现在为止,是中国最大的紫檀博物馆,也是著名的4a景区。其中藏品多不胜数,但是因为如此,它接待了许多外来尊贵的宾客们。并且这些宾客都对此赞不绝口。这里的藏品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这个长34.5米宽1.77米的清明上河图的木雕,还有紫檀木雕紫禁城角楼等等。

一、清明上河图的木雕

它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临摹对象,雕刻出的木雕。因此它也破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大的木雕。这个木雕中光人物都有500个,每个人物仅仅只有一寸,可以看出这是世上难得的宝物,可以称的上是无价之宝。更别说还采用了镂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这些快要失传的技艺,可以说这是中国的瑰宝。这也是紫檀博物馆中的镇店之宝,也是最珍贵的展品。

二、紫檀木雕紫禁城角楼

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用紫檀雕刻的故宫角楼,并且它把故宫角楼的方方面面都雕刻出来了,比如故宫角楼采用三种斜牵的建筑屋顶,全楼没有用一根钉子。而且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可以说是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见不到的东西,更别说是一个故宫角楼那样大的,那么精细的雕刻品。这也是这么多人会去紫藤博物馆的原因。可以说是紫藤博物馆的镇店之宝之一了。

陈丽华的紫藤博物馆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蔗糖博物馆,也是收藏品最多的博物馆,也可以说这是最土豪最珍贵的博物馆。其中藏品可谓是多种多样,这需要人们到此地去观赏,才能感受到其澎湃大气。

中国最漂亮的藏品(中国最贵的藏品)

著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居然卖出了2.3亿真的是奇迹

古董的价值在于人文的结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具有明显的双重特性,即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鬼谷子下山图罐

鬼谷子下山图罐外型特征: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这只元代青花大罐在拍卖前曾到北京和上海展出,引起收藏界的高度关注。当时人们估计其有可能创造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佳士得公司人士估计,其身价将达到1000万美元,而事实大大超出人们预计。

这只大罐上的“鬼谷下山”图案为传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绝品。图案是鬼谷子坐在一虎一豹所拉的车上下山。故事来自于元代版画《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它表现了战国时代齐、燕交战中,孙膑被燕国囚禁,他的师傅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的故事。罐上图案栩栩如生,画工细腻,出自画家而非工匠之手,这使得瓷罐非普通的青花瓷可比。

同样的一件元青花“锦香亭图”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万人民币的高价。该罐上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王仲文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表现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陈圭与孟月梅曲折的爱情故事,此两罐是稀世珍品——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两件。两罐绘画中的主题人物故事虽不一样,但器物的高度、直径等却大致相同。颈部、肩部也都分别绘上了相似纹饰。只可惜“锦香亭图”罐的罐口有了修补,其价值便大大低于“鬼谷子下山图”。

元青花“锦香亭图”罐

元青花瓷器的装饰纹饰大多为牡丹、竹梅,龙纹、莲纹、花鸟等,因此,青花瓷器上历史人物故事的出现,就显得更为珍贵。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前收藏者是一位荷兰人,其曾祖父在北京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时,购下此罐。这只青花罐在这个家族中已经流传了4代。近几年来,那户人家用这只大罐盛放DVD光盘。佳士得公司几年前曾去他家中看到,当时仅认为价值2000美元左右。直到佳士得专家再次拜访,才发现这件瓷器珍稀无比。

据悉,和此罐一样绘以人物故事的同类青花古董传世者仅有八件。罐颈上画的波浪纹可以在其他六件上看到,都被大卫得基金会收藏。八件珍宝中有三件肩上画有缠枝莲纹,包括此件。波士顿博物馆所藏罐肩上及足部均未加纹带。此罐是八件古董中唯一一件足部莲瓣内绘有吉祥纹的,和大卫得基金会收藏的青花瓶很相似,其余六件莲瓣内均含下垂如意纹。值得一提的是,该罐上的牡丹纹与大卫得所藏的瓶上画的也非常相近。由波浪纹、牡丹纹与吉祥纹这三道和大卫得基金会所藏瓷瓶十分相近的纹带推测,罐的制作时期极可能在1351年左右。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部专家连怀恩说,通常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为中国本土定造、烧制,其他品种才外销中东等地区。本土订造的数量很少,且烧造的青花花色漂亮,画工精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很多都在博物馆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佳士得收到瓷罐两、三个月后,连怀恩在图书馆研究调查时,非常凑巧地找到了1321-1323年间印制的版画,而罐上的装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版画影响,而且还没有任何其他瓷器上绘有同样的场景。这样,瓷罐具备了藏家看中的“所有品质”,也正因为此,伦敦的拍卖显得尤其珍贵。

稀有归稀有,但此罐并没有很多珍稀艺术品所有的那种曲折来历。瓷罐是20世纪初荷兰人范·赫默特男爵(H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在中国购得。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1913-1923期间在荷兰海军服役,被派驻北京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且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及领地的安全。赫默特爱好艺术,收藏广泛,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可从他当年北京旧宅的相片上窥见一斑。有趣的是,他购买这个罐时,元代还未被认定能做出如此精品瓷器,因此他一直以为此罐是明代作品。

蒙古统治时期,青花瓷件数少,易被人遗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克里夫兰美术馆举办 蒙古统治下的中国艺术(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 展览后,才开始青睐元代瓷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元代青花渐渐受到重视,但没有发现多少堪称传世之作的元代青花。赫默特的后代和他一样并不知道瓷罐如此之贵重,因而多年来并没有对它有什么特别关照。60年代时瓷罐曾被赫默特的第一代后人拿去估价,但专家也误以为是明代青花瓷。传至第三代时他的家族又让佳士得拍卖行估价,瓷罐的珍贵价值才被发现。有趣的是,该罐在大将军家里,一直未受到重视,多年被放在墙角处当作容器,用来盛放杂物等。

连怀恩介绍说,历来古董商非常看中物品来源。此罐来源明确,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个家族收藏,并且以前未被世人所识,是行家眼中的“新鲜货”,因此一旦披露,市场兴趣很高,深受藏家重视。加之今年三月开始,瓷罐相继在纽约、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台湾、荷兰、法国等地巡回展览,使得人们对藏品的感性认识不断增加,估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拍卖前,专家对瓷罐的估价为100万英镑,也有人说拍出500多万英镑没有问题。连怀恩自己的估计是600万-800万英镑之间。

虽然瓷罐最终由伦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竞得,但竞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中国竞拍者的加入更令竞拍险象环生,也使得价格一升再升。

最终拍得者埃斯凯纳齐是世界上经营中国早期艺术品的主要古董商。此次,他替一位海外私人收藏者竞拍。他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他和一位电话竞拍者经过持久角逐才将宝物收入囊中。拍完后,埃斯凯纳齐说,他被现场的紧张气氛耗尽气力,并承认:“我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元青花瓷罐的天价拍卖表明,近年来,中国藏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此前中国艺术品最高拍卖价格纪录保持者是2001年3月由纽约佳士得以530万英镑(当时合930万美元)拍卖成交的公元前十世纪西周时期的青铜方揽。

元青花《昭君出塞》

连怀恩介绍说,过去,藏家多喜爱中国彩瓷,因其色彩丰富,装饰规律。但随着时间转移,人们逐渐发现彩瓷重色,但不太能耐得细细品味。而青花虽只有蓝白两色,却十分典雅,况且青花瓷普遍重画工,能够表现自然的品性。这几年青花瓷拍卖结果都很好。2003年,纽约一家小拍卖公司--朵尔拍卖公司拍出的元代青花朝圣龙纹扁壶拍出了中国瓷器最高价--583万多美元,成为当时的世界记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自中国本土的藏家对中国藏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毕竟此类藏品有中国历史背景,加深了藏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这种需求也拉高了整个市场的价格。不仅如此,中国藏品的收藏门类也在更新。过去不受外国人重视的竹雕、犀角雕、文房四宝如今价格也在上扬,原先局限于亚洲收藏家的山水等书画类也受到国外藏家关注。过去,香港是中国艺术品最重要的拍卖地点,如今这个情况正在改变。此次拍品因收自欧洲,卖家家族希望可以在欧洲亲自参加拍卖,佳士得伦敦拍卖行也希望能借此带动欧洲市场的中国藏品拍卖。

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关于元青花,不仅普通民众,甚至于一辈子与瓷器打交道的瓷器专家对它也知之甚少。江西景德镇虽然成功烧制出元青花,但由于史籍缺载,又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实物佐证,600多年间,世人对元青花的认识与了解一片空白。中国到底有没有元青花?它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元代为什么会出现器型高达70厘米的葫芦瓶、口径达50厘米的大盘?为什么元青花装饰多达9层?中国古代外销贸易瓷里中低档日用瓷占主流,那些被誉为"世界上最精美的元青花",何以跋山涉水、纷纷在异国王宫安家落户……所有这些历史之谜使得元青花倍受收藏界的瞩目。

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在《东方陶瓷》上率先披露了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瓶颈上用青花书写了长达62字的题记。至正十一年为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的年号之一。在元代以前,中国瓷器还没有形成书写纪年款识的惯例,这件青花瓷第一次向世人宣称,中国元代景德镇烧造过青花瓷器。

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位博物馆馆长波普博士以这对带款青花瓷为标准器进行对照研究,得出一个令世界文博界震惊的消息:伊朗阿特别尔寺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皇宫托普卡比博物馆秘藏着上百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元代青花瓷精品,正名曰"至正型"器。波普这本32开的黑白图集,一举改写了世界陶瓷史。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英国、日本也先后出版了土耳其所藏中国瓷器著作。

2001年3月底,在土耳其总理特批下,托普卡比博物馆迎来了费伯良、李辉柄、汪庆正、刘新园、许明等7位陶瓷专家。据说一连三天,大展厅旁的临时库房中,荷枪实弹的土耳其军警站立一旁,大批元青花国宝被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打开。

这些藏品中元青花达40件,而且器形硕大,花纹清丽典雅,堪称世界之最,为国内出土器罕见。中国专家们纷纷忘了不能上手的约定。追寻元青花大半辈子的老收藏家费伯良不胜感慨:"初看再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

"元青花是元朝政治思想、宗教信仰、治国方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说。

"元代有数字崇拜,成吉思汗起兵时树9面旗,任命9名大将,他警告下属们:'将来不要犯9种错误'。"中国陶瓷学会副会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推断元青花装饰多达9层的谜团。

元朝统治得到巩固之后,民族关系十分的复杂,元政府实行民族等级政策,蒙古族原是游牧民族,本族风尚很难被汉族士大夫接受。一部分士大夫苦闷地走向山林,做起隐士。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辑、美学博士许明认为:"不少文人为生活所迫,完全有可能流落到景德镇去画瓷瓶,因而元青花之画与其他朝代那些匠人之作有天壤之别。也正是因为元代为外族统治,明人不仅鄙视元人文化,更不承认它的艺术成就,导致史书上没有记载。直到民国时期,古玩家还普遍认为元代不重视古陶瓷生产,更不会欣赏青花。"

美国哪些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藏品,最吸引人?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饱受八国联军的摧残,有大量文物在战争中流到海外,甚至现在还有很多在各国国家博物馆中。那么美国哪些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藏品,最吸引人呢?

一、高古玉藏品

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拥有惊人数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国艺术品的数量就有50万件之多,这50万件藏品从就算日夜不停地从中国拿万吨轮船运输,至少也要几个月才能运送完毕,可以想象在晚清以及民国时期我国有多少文物流失到美国。而图中的高古玉在我国古代是只有帝王才可以使用的玉石,其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实用价值。

二、彩绘持鹰像

此陶俑展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出自我国古代北魏时期,那时最让人惊艳的就是彩绘技艺的出现。这个陶俑象征着我国北魏时期陶瓷业在工艺上的成就。

三、唐三彩

这个陶器也展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唐代是我国封建朝代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同时,因为它的色泽鲜艳,釉彩斑斓,也使得唐三彩成为了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认为以上藏品中,最吸引人的是唐三彩,它的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是让人惊叹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zz/9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