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心理病被人们重视,当下最流行的心理病有哪些?
- 2、为何“颜值焦虑”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流行病”?
- 3、吓人!现代流行病「容貌焦虑症」
- 4、心理病被人们重视,当下最流行的心理病有什么?
- 5、现代人的十大流行恐惧症 快来看看你都患上没!带图
心理病被人们重视,当下最流行的心理病有哪些?
当下最流行的心理病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1、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2、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3、预防复发。
焦虑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控制不住的担心害怕,而且严重的会因为担心害怕而产生极端恐惧,比如会出现濒死感这样的惊恐发作,还有些患者会出现一些躯体化不适,比如莫名其妙的疼痛感,可去医院检查也发现不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性疾病,焦虑、抑郁、恐惧、狂躁等强迫观念和行为伴随其左右。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
疑病症是指患者常担心或者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且该观念持续、强烈。疑病症即患者过于担忧自身出现严重疾病,经多个医院、多次检查仍不能放心,认为自己患有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部分患者会去外地医院,并进行包括彩超、核磁等检查项目后,仍难以放心,较为严重的疑病症状需到相关医院、科室进行针对性治疗。若患者诊断疑病症,则属于神经症,可通过药物治疗或结合心理治疗得到缓解。
为何“颜值焦虑”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流行病”?
颜值焦虑是大家经常提起的一个词语,而如今却已经成为了当代的“流行病”,主要是因为现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人们在浏览信息的时候更容易造成群体焦虑,再加上现在各类美容护肤产品的轰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容貌越来越不自信。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拿着手机和电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更迭,这也就造成了颜值焦虑,渐渐的被大家提起来。鼻子不够挺,眼睛不够大,没有双眼皮,甚至皮肤有点黑,可能都会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焦点。而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审美的一些改变甚至是意见,所以正是这种信息时代,让大家对于审美有了太多透明可视化,所以大家更加容易对自己的脸产生不满,间接就形成了焦虑。而且再加上现在各种各样的美容护肤品,为他能够饭,卖出自己的商品,都会刻意的放大颜值,焦虑,他们会把一些本来其实很正常的五官说成是五官上的缺陷,也正是因为这些护肤品的轰炸,导致很多人看到这些广告的时候,觉得是自己的脸不够完美。其实这都是很多美容护肤品的一些骗局,也是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专门说出来的一些焦虑。其根本不是人们的容貌有问题,而是因为现在的奸商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广告为了能够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择手段,各类的营销其实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带货。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无论是皮肤还是自己的容貌,这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链。其实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卖货和带货,所以说大家真的没有必要如此焦虑,毕竟每个人的美都是独特的。
吓人!现代流行病「容貌焦虑症」
2021年,“容貌焦虑”这个话题反反复复以各种形式冲上热搜,微博中 #你有容貌焦虑吗# 这一词条的阅读量就高达7.8亿。
不知从何时开始, 容貌焦虑成为了年轻一代最为盛行的“流行病”之一。
这个社会在不断告诉我们,如果你是男性,身高至少要175起步,四块腹肌打底,秃头直接pass......
如果你是女性,锁骨堆硬币、反手摸肚脐、漫画腿是基本,但胸部和臀部越丰满越好,即便怀孕身材也不能变形......
人类身体部位的审美标准被不断细化 , 凡是达不到这套审美标准的容貌和躯体都被认为是不合格的。
本该丰富、广阔、包容的审美,变得狭隘、单调和千篇一律,这种统一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容貌产生了焦虑。
01
谁还没有个容貌焦虑
2021年2月,中青校媒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就容貌焦虑话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59.03%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
与此同时,蜂鸟问卷近期发布的一个来自全国各地用户的问卷调研中同样也显示, 对自己的容貌 完全不在意甚至不太在意的人仅仅占了百分之一。
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看、完美的。
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来就是不完美的,就算是高纯度的水晶也会有瑕疵。
脸上的痘痘、腰上的赘肉、不够精致的五官,我们不断放大自己的缺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只能通过昂贵的护肤品、无止尽的节食、高频率的整容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不断陷入追求外貌的怪圈。
容貌焦虑是最容易让人疯狂和混乱的一种焦虑,在容貌焦虑的诱导下,往往会造成一系列过度、偏激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类新闻:某女星整容失败,脸部凹陷;某网红痴迷整容,将自己整成了“蛇精脸”;一大学生减肥成瘾,患上厌食症;有女青年整容手术中出意外,命丧手术台……容貌焦虑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拖入了无底深渊。
长得好看的人似乎生来就被偏爱,太多以貌取人的现象造就了一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容貌焦虑逐渐低龄化,向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蔓延。
有的人甚至喊出“活到老,整到老”的口号,与不完美抗争到底。
在今年6月播出的“超级演说家正青春”里,00后网红女孩周楚娜在演说时讲到因为长相,大扫除时,男生总把最脏最累的活分给她干,而那些长得好看的女生总能受到优待。
不仅如此,还给楚娜取了很多难听的绰号“黑妹”“龅牙妹”“眯眯眼塌鼻子”。于是当时年仅13岁的她萌生了整容的念头。
图片|网络
当她躺在手术台上,没有一丝害怕,满是喜悦和激动。整容后,身边人的态度对她发生了180°大转变,“丑小鸭终于能够翻身了”。
在焦虑自卑的泥潭里,她 从13岁就开始整容,前后差不多花费了400多万 ,就为了给自己换上另一副美丽的脸庞。从此,她便在整容的路上“乐此不疲”,愈加着魔。
整容似乎已是她生活中的无底洞,无法停止,也无法回头。
02
“容貌焦虑”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其实“容貌焦虑”并不是一个医学概念,与之相关的有两种疾病:
社交焦虑症 SAD(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很怕别人说自己长得丑,或说自己某个五官不好看。
身体变形障碍 BDD(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总觉得自己的身体有缺陷,甚至臆想别人会盯着自己的身体缺陷。
以上两种疾病,其实共同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容貌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 和 身体变形障碍 是常见且严重的心理疾病 ,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心理变化,例如:
抑郁症: 自尊心低、不自信,对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非常敏感。
强迫症: 倾向于去检查、隐藏、伪装自己的身体缺陷(或臆想的身体缺陷),例如经常照镜子、化浓妆、频繁整容等。
而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除了心理变化之外,“容貌焦虑”还可能伴随 “饮食失调症”,如神经性厌食症/暴食症 。
常见于为了控制体型或容貌,长期节食、催吐,屡次尝试减肥失败后,经常会出现暴食现象。
03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困境
容貌焦虑的产生源自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加上个人过度的自我审视,是外界压力与内在束缚的共生产物。
辣目洋子在一个短片中谈到了自己对容貌焦虑的看法,传达出“美是一种氛围”的态度。
图片|网络
和其他演员相比,辣目洋子的外形并不讨好。在演艺圈,容貌焦虑是行业人普遍的通病。 但是,外形并不出众的辣目洋子却从不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自卑。
她表示,从小就知道自己没有长在大众的审美点上,但是这从来没有影响她对于镜头的向往:“演员更重要的不是我在镜头里保持脸多美,而是我要生动地表演这个人物。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我的脸要生动。”
辣目洋子鼓励大家关于美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美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用自己的审美否定别人,也不要让自己活在他人的审美里。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对自己的容貌、体型不再感到焦虑?
学会接受自己
美是没有标准的,追求美丽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不偏离自己的轨道去做别人。
只有我们对自己有自信,我们才能走出别人为我们设置的桎梏中。
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优势和短板是什么,对自己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评价,去发现、塑造自己独特的美和价值。只有在心理上接纳自己,才能摆脱社会的审美绑架,才能实现审美自由。
每个人都很美
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定义自己的美丽,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抱所有美好。
如果我们的内心足够充盈与丰富,我们的魅力会自内向外散发,强大又坚定可以使我们不随波逐流,“容貌焦虑”便也不会产生了。
04
做自己,没有人能说你不完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姣好的面容和身材。 想要追求美本身没有错,正常的容貌焦虑就正确面对它。
在焦虑的时候,沉下心来问自己: 是希望自己变得更美,还是想要获得周围人的认同感? 如果是后者,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停止焦虑。
但是这种 建立在“达到别人的某种期待”基础上的认同感,太脆弱了。
今天流行的是双眼皮、大眼睛,谁又能保证明天会不会又开始追求单眼皮、小眼睛的美呢?
我们拒绝容貌焦虑,并不意味着忽视容貌,而是让自己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美。
图片|网络
身材肥胖,就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科学减重;皮肤差,就在能力范围内进行护肤美容;被嘲笑土,就学习穿搭和适当化妆……
反对容貌焦虑,实际上也是一个接纳自我的过程。
也许当我们尝试着提高对自己外表的满意度,慢慢去接受自己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看得多。
没有人能做到让全世界都满意, 要记住:网红脸有很多,但你,只有一个。
就像 杨绛先生曾说 的:“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长得漂亮,可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活得漂亮。
希望有一天,我们强大到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
希望这个世界能包容善待每一种美。
希望女生男生们都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心理病被人们重视,当下最流行的心理病有什么?
引言:实际上除了人们的身体会出现问题,心理也会出现问题,心理出现问题是有多种因素交织而形成的,有可能是因为客观原因所引发的,也有可能是由于主观原因所引发的。但是不管怎样心理问题也应该受到重视,心理问题被人们重视,当下最流行的心理病是什么?
流行的心理病
实际上最被人提起的心理病就是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一系列病症,这些病症所表现的症状是不太相似的,而且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抑郁症就是明显的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来,甚至会有一些厌世的迹象,所以说抑郁症也是受到了很多人重视。而且抑郁症发生的年龄段非常的广。从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有可能会有抑郁症。强迫症是一直以来都被误解的心理病,有人觉得强迫症就是洁癖,但实际上强迫症是由自己的心理原因所导致的,强迫症通常情况下对于事情的执着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且一旦失去失去了平衡之后,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所以说强迫症也应该及时的治疗。心理病还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都值得被人们所重视。
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
其实想要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好的方式还是预防,有时候心里发生了疾病,自己是很难通过自身的力量去进行改善的,但是做好预防的话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一个运动的好习惯是可以让自己成长的更好的而且一个运动的好习惯,也可以排解自身的压力,从而让自己心无旁骛的去关注于其他生活。另外的话就是要注意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不管是跟家人沟通还是跟朋友沟通,还是跟自己沟通,或者是在网络上发现都要有一个渠道。这样的话才能够及时的将内心中的痛苦说出来,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
现代人的十大流行恐惧症 快来看看你都患上没!带图
恐惧症是由某一物体或情况引起的持续和不合理的恐惧所造成的。特别是现代人的十大流行恐惧症,它们分别是过山车恐惧症,数字恐惧症,小丑恐惧症,肚脐恐惧症,棉球恐惧症,香蕉恐惧症,娃娃恐惧症,纽扣恐惧症,赤脚恐惧症,气球恐惧症,之前我为大家讲解过12个患有恐惧症的真实表现,想了解更多的跟着本站一起往下看吧!
1、过山车恐惧症
即使是在相对安全的游乐园里面玩过山车,有些人也十分害怕,并会引发身体和情绪过激反应。症状包括头晕、呼吸急促和死亡恐惧,从而影响其他身体功能。
2、数字恐惧症
数字恐惧症,也称为算术恐惧症,是患者害怕数字和任何数学公式。孩子们开始上数学课的时候,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他们身上。成年受害者与儿童有不同的触发因素,一些人则对666或13这样的数字产生了非理性的恐惧。
3、小丑恐惧症
小丑的别致穿着是为了好玩或引起笑声,但有些人害怕他们,因为他们的可怕的外观。患有这一恐惧症的人可能会把它看作僵尸,因此很危险,童年的恐惧和黑暗的遭遇会加速这种恐惧症。
4、肚脐恐惧症
一种罕见的恐惧症,其特点是害怕肚脐。一个人既不想看到自己的肚脐,也不想看到别人的肚脐。这种恐惧源于童年时期与身体部位有关的经历,症状包括颤抖、恶心和呕吐。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未能寻求帮助来克服这种恐惧症。
5、棉球恐惧症
对棉球或任何由棉花制成的产品的恐惧,症状包括尖叫、不安、焦虑以及想要逃离。可能出现在童年,因为内在的恐惧,受害者甚至害怕听到任何与棉花有关联的东西。
6、香蕉恐惧症
香蕉的营养含量很高,但也是其他人痛苦的根源。这种不正常的恐惧可能是由于过去香蕉的经历造成的,大多数孩子克服了这种恐惧,这种恐惧主要症状是颤抖、出汗或一看到香蕉就气喘吁吁。
7、娃娃恐惧症
虽然大多数小孩子喜欢娃娃,但是也有一些孩子看到娃娃会害怕。这是因为许多人觉得这些娃娃的眼睛在移动,跟着它们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一些电影或与巫术有关的玩偶会引起这种恐惧,也有些人害怕不同类型的玩偶,比如瓷器娃娃。
8、纽扣恐惧症
在买衣服的时候,我们中的一些人会寻找那些有漂亮的大纽扣的衣服,而不知道这些纽扣对某些人来说是压力的来源。大多数人对塑料制品感到厌恶,害怕触摸它们。
9、赤脚恐惧症
对于那些看到赤脚的人来说,患者们看到可能是一种痛苦的来源。患有赤脚恐惧症的人一看到光脚就会生气,它们太害怕了,以至于穿着鞋子睡觉。这种恐惧可能是一代地传递到另一代,或过去的恶劣经历造成的,特别是在童年时期。
10、气球恐惧症
虽然大多数人都喜欢参加庆祝活动,而气球是最好的装饰。但其他人则害怕气球所产生的视觉、气味、大小或声音,焦虑从童年开始,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但对其他人来说,焦虑会持续到成年。
[img]